首页 > 手机测评 > 手机测评 > 上海: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上海: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7-29 16:56:46来源: 15210273549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各行各业。

2023年5月,上海发布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力推民营企业深度融入数据、算力等基础设施构建,抢占AI产业的发展先机。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已过,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到超3800亿元,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产业投资基金精准投放……

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与国内企业迫切的应用落地需求,未来,上海在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同时,或将与更多城市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与多方共赢。

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早在2017年,上海就发布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一系列规划、政策措施发布,明确上海要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人工智能等三大产业高地建设,支持民营企业广泛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等。

上海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也不断创新探索——出台并实施了我国首部人工智能省级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在人工智能标准领域先试先行,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培育人工智能高水平“上海标准”;率先成立人工智能伦理专家委员会,试点分级治理和“沙盒监管”……

上海市副市长陈杰在今年6月20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以人工智能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当前,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各项任务全部落地,已形成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创新的全产业链布局。

具体来看,创新规模方面,人工智能产业规上企业从2018年的183家增长到2023年的348家,产业规模从1340亿元增长到超3800亿元,居全国前列。目前上海已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产生了制造业、金融、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产业基金和投资方面,相关数据显示,上海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募资已达31亿元,超过74%的资金已精准投放到关键领域。母基金部分投资了红杉、奇绩创坛等12只子基金,撬动投资规模572亿元。

近年来,上海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系列重要举措不仅推动了AI技术创新,还促进了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

以数据为例,通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通过政府牵头数据平台,联合多家大型公司共同提供高质量数据资源,并有效解决了数据版权问题,相关举措降低了企业的数据获取成本。

闫俊杰表示,新兴行业监管方面,上海展现了开放与合作的态度。多个监管部门给予企业充分的指导与帮助,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他特别提及,上海的市场经济与商业化氛围浓厚,为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MiniMax受益颇多。

此轮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产业发展和产业治理齐头并进。这和当下技术发展状况、人工智能未来作为基础设施存在等因素密切相关。近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4)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举行,或为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明下一步方向。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人工智能高层顾问机构专家曾毅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近年来,上海在人工智能应用尤其是在新应用的机遇探索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人工智能治理方面,上海逐渐形成独特认知,如WAIC 2024通过的上海宣言很好地体现了发展、治理、安全并重的理念,体现了通过安全和治理实现稳健发展的理念。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各地携手共进,合力发展

2022年至今,为在人工智能新浪潮中抢占先机,越来越多的城市出台了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于一城的产业政策而言,因地制宜十分重要。

“各城市需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人才结构、地理位置等特点发展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以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繁荣发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城市产业政策的背后,关系着一个国家自身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关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城市间优势互补,以合力共促发展。

王鹏表示,各城市可以在数据、计算资源等方面实现共享,共同推进高速网络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分享政策制定、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推动AI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张永合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和上海在继续建设“AI之城”的过程中,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引领全球科技创新。

张永合认为,上海和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都具备强大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他以人工智能在空间天文领域的应用为例介绍,上海拥有完善的研究体系,可以从卫星的概念提出到仪器研制,再到总装集成和仿真运控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而北京则是国家战略规划、政策发布的集中地,拥有众多国家级科研机构以及大量的空间仪器研究所。

张永合认为,北京和上海在项目、人才和设备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两地应相互呼应,共同为全球科技创新作出更多贡献。他强调,北京和上海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携手共进、引领世界的关系。

为了加强合作,张永合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在数据和人才引进上,北京和上海应共同建立公共创新中心或创新平台,集中数据,面向公众开放。这样可以促进两地的数据互通和科学家的交流频率,实现工程师根据科学家的想法快速构建项目。

其次,北京和上海应结合各自的大型国际会议,如上海的人工智能大会和临港顶尖科学家会议,以及北京的中关村论坛等,让世界的科学家能够常来中国,常来北京和上海。这样可以促进外部和内部治理的碰撞与结合,推动科技创新。

曾毅强调,产业未来需要的是协同发展,不是竞争式发展,各城市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加强合作交流与优势互补。“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竞争中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独特优势。未来,各地应深度协同,共同打造安全、可控、可持续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及应用高地。”

手机测评更多>>

荣威品牌焕新:以 “体面・超值・信赖” 重塑家庭出行价值标杆 当安全成为智能时代的稀缺品——沃尔沃全新XC90发布及技术解读 上汽大众ID.ERA上海车展亮相,这把开始玩“增程”了 指导价8.58-10.88万元 新款传祺GS3·影速正式上市 超长续航 超高价值 东风风神L7 2025款智电上市 2025年黔西南州春季赴省内外高校引才暨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进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公告 2025年遵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遵义市国有企业人才引进公告 2025年遵义市习水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简章 周钘:MG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做起来,否则都是空谈 致敬经典,Yamaha发布2025款XSR125 Legacy 广汽埃安L4量产车领跑,自动驾驶市场何时迎来成熟期? “智电”当道,中国汽车供应链行至台前 上汽奥迪双星闪耀2025车展,燃油与纯电共绘豪华出行新蓝图 赛那、GL8都靠边?比亚迪夏来了! 用于车载摄像头评估的光源FMVSS111抽检 10年惠及70余万中国青少年 捷豹路虎诠释“新现代豪华主义” 电动车品牌2024年12月口碑榜出炉,品牌大动作不断 布局新年市场! 本田0系列纯电双车CES全球首秀,自研“ASIMO OS”系统亮相 广汽22款新车曝光!今年上增程!年销目标:230万辆 小米申请注册FU、WU等多枚商标,或为未来新车命名 奇瑞iCar V23成都上市,复古科技碰撞越野新潮流! 暴雷阴影笼罩下,三家新势力汽车暗示已脱离雷区 9.98万起 电动方盒子 iCAR V23成都上市交付 年销量冲破260万辆大关,奇瑞的增长为何停不下来? 全新比亚迪汉L设计图曝光,尺寸进一步提升,智驾成亮点,能火? 全程零接管,2025款汉高快+城区智驾抢先体验营上海站圆满收官 将硬派轻越野SUV门槛降至8-9万,吉利牛仔来西安开卷! 全新哈弗H7要来了,官图已发布,全新设计+插混动力 马自达“roadster”35周年纪念版 别克昂科威Plus对比途观L Pro!燃油合资中型SUV,你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