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风裹挟着假日的欢愉,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江西水电)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身影扎根在各个项目一线,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以最朴实的行动和最火热的激情,高质量推进多个新能源项目履约,兑现江水电气人的光荣承诺,践行绿色发展,共赴“零碳未来”。
全力以赴 跑出调试“加速度”
4月中旬,新疆和田地区于田50万千瓦光伏项目电气调试工作进入高峰期。为确保试验调试工作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团队前期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调试方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全面的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同时,现场成立党员和青年突击队,全力以赴跑出调试工作“加速度”,推动项目建设稳健迈进。
图为项目避雷器耐压试验
“项目交流侧额定容量500兆瓦,组串式逆变器1668台、箱变139台,220千伏汇集站1座,同时配套建设50兆瓦/100兆瓦时储能电站……”调试负责人王满堂告诉笔者,五一期间,现场电气调试涵盖高低压配电柜、变压器、箱变、GIS、SVG、储能设备等诸多核心电气设备,涉及复杂的系统测试与参数调整。现场调试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他们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调试现场严格按照规范和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设备检查、功能测试、参数设定等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将潜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部分二次设备和控制电缆供货滞后,打乱现场安装、接线、调试节奏。为保证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节点,项目部及时建立设备采购跟踪台账、与供应商保持密切且有效的沟通、根据设备实际生产进度和预计到货时间,及时调整项目调试计划等,对现场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五一期间,项目现场有施工人员70人、接线人员30人、试验调试人员20人……”负责调试安全员介绍,为确保工期,项目部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突击队更是冲在一线,严格遵守各项程序和步骤,利用自身扎实的电力知识和技能,一丝不苟地进行各项调试工作,随时解决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项目电气设备调试安全顺利完成,为项目实现并网发电目标奠定可靠的基础。
技术专攻 保电场运行安全
5月4日,随着35千伏集电线路、箱变的相继送电,新阳风电场全场风电机组开始有序启机进入并网发电状态,宣告为期3天的风电场年度预防性试验工作圆满结束。
“风电场装机规模95.9兆瓦,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升压站。场内36台风力发电机组,其规模和设备的复杂性对试验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项目预防性试验负责人王曙光介绍,运维公司电气调试检修中心派出调试技术人员11人,携带16台设备仪器。项目检修共有20大项,涵盖主变压器、升压站内隔离刀闸、中性点成套装置、GIS、SVG 等诸多重要设备,试验项目包括绝缘电阻试验、接地电流测量、油色谱分析、保护定值校验等。还对3回35千伏集电线路杆塔缺损相序颜色进行喷涂,检查并紧固杆塔拉线螺栓,更换跌落式熔断器断裂锈蚀的熔丝。
图为项目现场对设备进行通断测试
检修人员对全站36台箱变开展绝缘电阻、直流电阻的测量,进行油温高跳闸、压力释放阀动作和重瓦斯跳闸等非电气量试验。在主变压器试验环节,工作人员对铁芯及夹件接地电流进行精准测量,仔细校验了瓦斯继电器、测温保护回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隐患的细节。对35千伏断路器进行了红外测温、导电回路电阻测量,还对机械特性、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绝缘电阻等项目展开检测,确保断路器在各类工况下都能可靠运行。
试验过程中,4个试验小组紧密协作,严格遵循试验方案执行。检修过程中发现需消缺问题3项,技术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第一时间解决存在问题,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了部分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风险,整场预试工作达到了项目完成率100%、设备消缺率100%的既定目标,为风电场的平稳发电夯实了基础,确保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地区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贡献力量。
攻坚克难 用专业履行承诺
五一前夕,赣能高新光伏项目和赣能经开欧菲光电光伏项目,仅以40来天的高效施工,提前3天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江西水电用专业优势履行承诺,赢得业主单位的高度认可并送来表扬信,彰显了专业实力和高水准履约服务。